当前位置: 主页 > 最新资讯 > > 胡议道德

胡议道德

 自己也很懒惰,一周一贴都很难,访问更是稀少,掌声板砖全无。无所谓啊,这里追求的是真正的理解,并能够引发思考,而不需要选秀一样的增加点击率,炒作这个平台。言归正传,今天继续上次的缪论。呵呵,要把缪论进行到底了。
这里再抛一个炸弹:相比较而言,富裕人群的道德水准要低于贫穷人群的道德水准。我知道此言一出,必将引来无数争议。结论是否准确并不重要,我仅仅从成因、规律和现状等几点来解释为何得到这样的观点。这里只针对普遍现象,例外及个体我们就不细细讨论了。
首先,孟子说:鱼,我所欲也,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兼得,舍鱼取熊掌者也。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做着人生的选择题。而选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。当然利益肯定不是事物展现的唯一性质,那么与之相对是:道(或者义),有如精神与物质之相对。 接着孟子又说了: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求生也是一种逐利啊。所以可以认为:人在利和义的选择上,如果选择了利益,必然要放弃道义。那么逐利的最后结果是积累了财富,成为了富人。那么是否有利和义兼得的情况呢?我觉得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,是很难兼得的。因为自然是需要平衡的,有所得,必有所弃。有进必有出。矛盾对立才是永恒的。所以取舍一定,结局立判。这就导致了最终道德水准的不同。
其次,从自然规律来说,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。但是相比其它动物而言,人类追求的更多,占有的更多,欲望更多。在人类群体中又有侧重点不同的群体。受制于精力所限,因此我们在面临的每件事情考虑中,势必会把某些因素考虑重一些,其它因素轻一些。所以也就出现重利轻义和重义轻利之分的不同群体。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都看的一样重,这样事情就没有解决、前进、发展的方向,而且精力也无法有效的分配。这里面还不是完全决裂的两类,但是久而久之,日积月累,人就分化为不同的群体了。
最后,我们再看目前大多数的现象。当下,无数成功学大多宣扬的是什么:挑战自我、激发潜能、放下束缚,以致成功。其中,当然有积极的一面,否则也不能吸引人们的兴趣。但是我们可以仔细思量:目前成功的定义主要是什么?富贵、地位已经变成了成功的代名词。因此,这成功学就逐渐演变为:挑战的是传统,激发的是欲望,放下的是道德。整个社会风起云涌般地追逐着财富地位。丢下的是良心、原则和道德。处处皆有,博出位、抓眼球、爆丑闻、抖隐私等等,无非希望能够火了,红了,成名了,有钱了。所以比的是心黑脸皮厚,谁能更无耻谁就挣大钱。这样还不能说明哪一类人的道德水准更低吗?
当然,肯定有人会反驳:富裕的人更勤劳,更努力,他们的财富是付出了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得来的。有很多穷人是自身懒惰。没错,我并不否认主观努力的差异。但是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两者的道德水准。拥有财富的人,其拥有的资源更多,他们在这个不平等的对话中,抢占了更多的决定权和更大的利益。同时他们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,放弃了更多了底线、廉耻和道德。历史上,无数的事实说明了,财富的积累都伴随着另一方的苦泪、血腥和牺牲。圈地运动、石油战争等类似事情比比皆是,还需要更多的说明吗?
易经说:形而下者谓之器,形而上者谓之道。物质文明再强大,也是形而下,思想文明终为上。当然了,这只是本人的一家之言,而且这里也没有讨论谁对谁错的问题,只是说明了选择的不同而已。与我个人而言,事物皆有两面性,善恶相伴,利弊共存,变换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思想高度,则性质可能完全不同,所以我只想描述事实,而不想去定性判决。这会在后面的文章中逐步分析。观点未必正确,仅供拍砖。

评论列表(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