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最新资讯 > > 记我的父母

记我的父母

一直以来都想着写一写我父母的故事。但是总是没有坚定地提起笔来。今天和我父亲打了一通电话,远在家乡的他还时刻担心着我的工作、生活、房贷及新房装修的事情。年逾古稀,却还在为儿女的生活所操心。这就是我的父母啊。由此,隐藏在我内心深处的回忆和情感再一次喷发出来。所以我将不能回避去真实地记录他们的故事。
 
和中国大多数出生于四、五十年代的父母一样,我的父母同样是具备传承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思想和优良品德。是的,他们身上还有小农意思,图的就是一个家和万事兴。他们也不够伟大,没有建功立业,开疆辟土,做出什么丰功伟业。但是,他们却在真实的继承和发扬着中国的传统思想,并且亲身做出敢于承担责任、营造家庭和睦环境的表率,教育我们成为诚实守信、尽责守份的人。
 
我的父亲家庭环境还不错。我的爷爷是一个参加过革命工作的干部,因此家庭条件还宽裕,可以让我父亲得到受教育的机会。但是由于我爷爷早年带着我父亲独自在外地工作,而且爷爷还经常出差,所以我父亲经常是一个人独自生活,叔叔阿姨们帮忙着照顾。这样的生活经历也形成了我父亲乐于助人和小伙伴搞好关系的习惯。当然我父亲后来说,那是因为他没有兄弟,怕被别人欺负,所以才会去帮助别人,和其它小伙伴搞好关系。这是一种讨好别人的心理。无论如何,这种心理和这种经历,逐渐形成了乐于助人和团结身边同事的习惯。在我父亲大学毕业之后,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,主动要求去祖国的边疆。尽管岁月蹉跎,把他变成了一个小老头,但是他年轻时依然有过一段火红岁月,热血青春的年华,也曾经为追随理想而放逐过。所以尽管韶华已逝,岁月已老,但是不能忽视父辈们曾经书生意气,背负理想,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过宝贵的青春。他曾经踏遍了中国除去西藏、海南、台湾之外的29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曾经在冰封雪冻的东北大地上奋战过几千个日夜,曾经在平凡的岗位上获得多次的褒奖。因此,尽管其貌不扬,但是也曾有过曲折艰辛、辉煌灿烂的经历。
 
由于我父亲是独子,不得不回到老家来照顾爷爷。所以我父亲也曾经有回到大学任教的机会。但是考虑到上有父母,下有子女的实际情况,我父亲还是毅然放弃了这样的机会。我曾经多次设想过,如果我父亲回大学教书,走一条升级为教授、博导的人生之路时,那我们是否可以有更加优越的教育环境,可以有更多通向成功的捷径,是不是我们就能够更加优秀出色呢?当然,生活是没有如果的。而且我现在是愈发能够理解他,也更喜欢自己的生活轨迹。因为换言之,他给我们提供一个优越环境,可能会为我们的成功发展铺平一些道路,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,他在家侍奉双亲,恪守孝道,承担责任,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美德,给我们树立了孝悌忠义的榜样。而且我觉得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别人付出的努力之上,也很难得到真正的满足感和成就感。所以,相比之下,我觉得我父亲的选择给我们带来的教育意义更大,启示更大。
 
然后,在家庭中,我父亲也做好了一个父亲应该承担的各种义务和责任。我还记得小时候,每次晚饭后,我们全家坐在饭桌边上,倾听父亲的连环演义,从薛仁贵征西,薛丁山征西到三侠五义等等故事,每天晚上大概半个多小时,每每都是在父亲的“且听下回分解中”依依不舍的散去,期待着第二天故事的迫切心情还依然历历在目。
 
对于我们姐弟三个的教育问题,我父母也是苦口婆心,费劲了心血。我的父母很少打骂孩子,他们多是用谈话来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。我一直认为我父亲是一个头脑非常清醒、具有相当智慧的人,他总是用合适的方法来教育我们。尽管我们当时处于叛逆期,也很反感他们的左一遍,又一遍的说教。但是现在我愈发能够理解他们的教育方式了。事实证明了,正是他们的说教才纠正了我们很多的毛病,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堂堂正正,理直气壮,基本都做到了遵纪守法、诚实守信。若干年年,我是真实的从内心里理解我的父母期待我们为人的用心。
 
相比于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来说,我的母亲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国数千年优良品德的妇女了。我的母亲同样是受过高等教育,并且能够很好的体现传统的优良品德。她孝敬老人,爱护孩子,(呵呵,除了不给我们零花钱之外)。在单位能够圆满的完成工作,在家里,能够把家务处理的井然有序。她是一个特别有条理的人,总是收拾的清清爽爽。家里不见得吃的有多好,穿的有多好,名牌几乎从没有过,但是也从来没有断了吃,少了穿。而且基本都能够达到干净整齐。对于,既要安排一大家人的衣食住行,还要考虑到养老,教育问题,能够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协调处理好,已经是很不易了。我还清楚的记得,她在单位上班,同时给我们布置些数学题。每年暑假,我们不仅要完成学校的作业之后,还得完成提前自学下一学期的课程,她会每天检查我们的学习情况。她让我们意识到,看书学习,掌握文化知识,并懂得自力更生、独立自主的做人道理。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受益匪浅。
 
当然了,我父母也并非完人,他们也各自都有一些缺点。比如,我的母亲心胸不够宽广。我的父亲比较喜欢神侃,做事稍显马虎。但是这些缺点,我认为都是瑕不掩瑜,和他们身上的优点来说,是微不足道的。他们之间也会不时有些争执,但是经常能够达成一致意见。所以能够相互支持,相互理解,共同携手走过40多年的风风雨雨。
 
和大多数的子女一样,我也经历过,对父母的敬畏崇拜、逆反排斥和理解及思念这样的过程。少年时,父母像一座大山,稳稳安全地庇护我们;青年时,父母像一个门槛,总是阻碍我们奔向自由;中年时,父母像一个影子,在人生同样的归途中等待我们的跟随。今天,父母老了,万千的思念却化不成一句问候,今天,我们也大了,看见他们就像看见了自己的影子。为理想,我们离家远走,与父母,我们只能是:千里相望,心心相守,一生相随,各自珍重。
 
评论列表(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)